大皖新闻讯 “雷池”,一直以来以“不越雷池一步”的历史典故驰名中外。在望江,除了“雷池”,过去相当长的岁月里,还有一个叫“华阳”的小地名,一度比县名还耳熟能详。
由于独特的水运优势和地理条件,华阳镇在历史上始终是政治、军事、经济重镇。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自从有了走江达海的华阳大轮码头,舟楫之利所吸引来的大量客流、物流,一度让“华阳”风风光光40年。
直到省时快达、弃水走陆成为趋势之后, 没有客流量的华阳大轮码头才盛名难副。如今,华阳港昔日繁华渐成追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长江航运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仍是现代物流不可取代的。坐拥“黄金水道”资源禀赋的望江,难道让长江航运就这样萧条下去吗?
“敢越雷池”的望江人正努力赋予老港口新使命。8月15日,望江县委书记汪久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7月12日的中共望江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上,该县已提出将打造港口型开发区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引进一批依港而生的先进产业和现代物流业。
华阳港口(资料照片)
从舟楫便利之地到客货大轮码头
“以前到芜湖上学,毕业后到南京做生意,都是从华阳大轮码头出发的。”与记者谈起华阳港,余先生的回忆中,那里曾经熙熙攘攘,非常热闹。“不少人都是从那里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因为滨临长江,县内河流网布,湖泊星罗,历史上,望江人走南闯北,首选是水路交通。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以前,望江县华阳河入长江处就形成江湖船舶进出港口。船舶从长江进入华阳河向南,20吨木帆船可常年穿行湖泊,直达太湖、徐桥、宿松及湖北黄梅等地,向东入望江河穿武昌湖经皖河可直达安庆。长江干流向西可到重庆,向东抵达上海港,再出海出境。
在明清时期,因望江以及周边的宿松、太湖、潜山四地北面背靠绵延的大别山,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就只能依托望江的水运码头南出苏杭湖广。
近千年来,虽经战事不断侵扰,长江客货运输时断时续,但华阳港一直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条主要通航港口。
1949年4月7日,陈赓、刘志坚的二野四兵团13军15军集结在望江华阳一线指挥渡江作战,舟楫之利为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61年,望江县决定向上级交通部门申请在华阳兴建1座农用客货大轮码头,通过交通部呈报国务院,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同。1964年安徽省批准在华阳建港。
据《望江县交通志》记载,1965年1月20日,“汉申线”班大轮首次停靠华阳港码头。
客运码头已破败萧条。
从客运一票难求到货运唱独角戏
华阳古镇,原称花扬,因初春时节绿荫映江,柳絮飞舞而得名。清顺治年间改称华阳。
镇以港兴。自从华阳有了大轮码头,这里每天涌入了大量的客流、物流。繁忙时节每天停靠的大小客轮多达六个班次。当时,汽笛声成为这个农村小镇每天独有的背景音乐。
大轮,是当时长江客运主力尖兵,一般有百米之长,四层之高,豪华气派,轮船内开水间、洗漱间、厕所、浴室、医务室、阅览室、餐厅、录像厅、小卖部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在小卖部里还可买到市面上紧俏的香烟等物品。
吴志贵,曾任望江县交通局局长。对于华阳大轮码头运输的情况,他了如指掌,并写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据介绍,为做好港口服务,望江县不少县直部门在华阳大轮码头分设机构。供销社、派出所、邮政所、卫生院、食品站、遣送站、搬运站、农资公司及煤建公司等齐备后,“大轮码头”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小集镇”。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水运出现了民工潮、学生潮。长江航运干线不断增班。1985年,仅干线经营的客运航线有49条。
令吴志贵难忘的是,春运期间,爆棚的旅客拥塞了整个大轮码头和候船室。水运繁忙,鼎盛辉煌,一票难求曾成为困扰航运的一道难题。
随着沿江铁路、公路甚至航空建设步伐加快,“快捷”逐渐成为人们出行首选。长江客运固有的传统优势逐渐弱化,弃水择陆成为人们出行不可逆转之势。
吴志贵清楚记得,2001年10月10日,长江客运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长航集团宣布,已有128年历史的汉申客班轮航线正式退出长江客运。
到2003年渝申线客班轮船相继停航。并且当年遭遇“非典”,致长江客运雪上加霜。华阳港务站也难逃厄运,当年,该站除了5名留守人员外,其余职工全部自谋职业。
至2005年,长江轮船航线全部停运,只剩下长江货运唱独角戏。没有熙熙攘攘的客流,华阳港几乎瞬间静寂。
华阳港口候船室废弃多年。
昔日繁华之地而今破败萧条
华阳大轮码头见证了时代变迁,更折射出社会进步。它在望江客、货运史上均有浓墨重彩的记载。
8月16日,记者从望江县城驱车约七公里,来到华阳大轮码头。昔日热闹繁华的码头没有人来人往,只留下一些古老的建筑,似乎在述说着过去的辉煌。
当年与华阳大轮码头相伴而生的配套服务机构随之撤离后,不少废弃单位的房屋,有的被当地农民低价收购改作他用,许多都大门紧锁。
580平方米宽敞的华阳港口候船室属上世纪六十年代滨江村庄中最靓的标志性建筑,石头墙基,红砖红瓦,玻璃大窗,无不显得“高大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如今候船室还能依稀显出当年“华贵”的模样,但繁华终究敌不过岁月风吹雨打去。
码头周边的一些建筑由于废弃多年,更是破败不堪,房屋门前的空地也被当地居民种起了蔬菜。
杨玉然几乎见证了华阳大轮码头客运荣枯的历程。与记者谈起华阳码头的过去,他说仿佛就在昨天。
1939年出生在山东的杨玉然,1966年从部队退伍后,来到华阳码头工作,直到1987年退休。出于对长江客运的热爱,杨玉然还将客运工作的接力棒传给了小儿子。
杨玉然说,对于码头附近的村民来说,码头曾经真是一个好地方,当时外面的姑娘愿意嫁过来,里面的姑娘不想嫁出去。到华阳码头工作,杨玉然很快就相中了当地的村姑。
如今,虽然职工宿舍人去楼空,留存的一些旧船票无法登上记忆里的客船,但杨玉然夫妇依然坚守在破败的老房中。他说,难舍码头那一抹浓浓的心愁。
杨玉然夫妇依然坚守在破败的码头职工宿舍老房中。
“黄金水道”待开发 千年港口盼新生
没有昔日的繁华,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华阳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码头符号就此消失,因为货运仍在继续。
8月16日,记者在华阳港储有限公司码头作业平台采访时发现,大型吊车正在起吊货运船里的玉米,大小货运车辆正在有序装运。
据介绍,这条货运船里的玉米来自江苏南通,共970吨,是望江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从海外购进的饲料。
据朗睿达港储公司负责人杨杨介绍,目前正在运营的两个码头都属于散货码头,主营业务包含黄沙、石子还有煤炭。“望江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有不少的小麦、水稻往外运输进行再加工。”
望江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区位条件优越,拥有58.4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境内华阳港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货轮。
据统计,近三年该县货物进出口吞吐量年均100万吨左右。这与隔江相望的江西彭泽江岸货船来回穿梭相比,显得格外寒酸。
步入新时代,“敢越雷池”的新望江,如何发挥境内长江黄金水道“沿江达海”的独特优势,做好“向海而兴、借船出海”开放文章?
8月15日,望江县委书记汪久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和安庆池州拥江发展政策机遇,今年7月12日的中共望江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上,该县已提出将打造港口型开发区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引进一批依港而生的先进产业和现代物流业。
据望江县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浩介绍,该县将充分抓住2850米华阳港深水码头港口岸线资源,按照生态优先、统筹衔接、集约利用、港产协同、远近结合科学合理的原则,重现千年华阳港繁华胜景。
据介绍,目前,望江县港航投资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人员已落实,下一步将拓展投融资渠道,利用银行贷款,开展项目可研、专题等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进入实质化运营。
华阳港进出口吞吐量年均仅100万吨左右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王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