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87岁教授捐赠国务院特殊津贴设奖学金
■ 近日,四川大学退休教授蓝庭剑,携已故夫人、核医学专家周慧晶的遗愿,用积攒20余年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捐赠10万元成立“蓝晶基础医学奖学金”,用于帮助贫困的优秀基础医学学子潜心学习与科研。
■ 据悉,年届87岁的蓝庭剑教授,为基础医学研究奉献了一生。6月9日,他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国内外,从事基础研究事业都很艰苦。希望这个奖学金,能给他们一些帮助。”
/ 亡妻遗愿 /
以夫妻二人名字来命名
为学基础医学的学子设立奖学金
近日,“蓝晶基础医学奖学金”捐赠仪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正式举行。蓝庭剑教授及其女儿蓝峰女士、学校党委副书记张伟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据介绍,蓝庭剑生于1935年,是原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教授、硕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生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他1958年到华西任教,2000年退休,今年87岁。
捐赠金额共10万元,来自于蓝庭剑教授积攒20余年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说:“我从1993年开始获得特殊津贴,每个月600元,以前用了一部分给母亲治病。母亲去世后,我就全部攒了起来。”
蓝庭剑说,捐赠的背后,还有着其已故夫人的遗愿:“亡妻周慧晶逝世前有个愿望,希望能够为学基础医学的、家境贫寒的学生设立一个奖学金。虽说钱不多,但我认为建立一个奖学基金,达成慧晶的遗愿,于是向学院提出以我和亡妻慧晶的名字命名成立‘蓝晶基础医学奖学金’。”
蓝庭剑教授希望“蓝晶基础医学奖学金”能够帮助贫穷的优秀学子在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健康成长,潜心学习与科研,学业有成。他告诉记者:“在国内外,从事基础研究事业都很艰苦,是为祖国做贡献。希望这个奖学金,能给他们一些帮助。”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张伟代表学校对蓝庭剑教授及家人表示感谢,他表示,蓝庭剑对莘莘学子的大爱精神让人深深感动,学校、学院将不负蓝教授的期望,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出类拔萃的基础医学人才,为医学事业和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 无私奉献 /
深受巴甫洛夫和白求恩的影响
在心肌电生理研究上屡有建树
接受采访时,蓝庭剑坐在四川大学一栋古香古色的教学楼内。一场大雨刚结束,阳光透过窗户。
记者注意到,蓝庭剑的右手总是不停抖动,说话也很吃力。一问才得知,他患有帕金森综合征,还因为肾癌割过一颗肾脏,近年来一直在与多种老年疾病作斗争。然而此时,他想的依然是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蓝庭剑说:“读高中时,语文课里学的两个人对我影响很深。一位是巴甫洛夫,他写的《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特别提到了做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另一位是白求恩,他在临床医学方面有很大的成绩。他为了人类、为了挽救战士的生命,自己感染牺牲了。”
蓝庭剑教授从教40余年,长期从事五年制及七年制医学生生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15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4部、参编论著8部,主译《竹石——华西医学精英的成长》;还曾担任过原基础医学系副主任、校图书馆馆长,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蓝庭剑教授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在循环生理,特别是心肌电生理研究上屡有建树,是国内最早开展心肌电生理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
蓝庭剑教授十分重视教书育人,在青年教师和学子们的眼里,他没有傲气,有的是学者风范;没有长者的威严,有的是严师的情怀;没有训人的激词,有的是循循善诱的逆耳忠言。他常常勉励学子们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他告诉学子说,做人一要真诚,二要坦率,三要踏实,四要有进取精神。
蓝庭剑教授不仅博学,还擅于语言表达,他的课堂讲授条理清晰,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2000年,蓝庭剑教授正式退休。但是,他在生理学领域里的工作并未因退休而结束。退休的十余年里,他先后参加了四本专业书的编写工作,继续着他在生理学领域的贡献。
四川大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刘星辰】
关键词: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消息,针对6月11日官方和媒体通报的北京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涉及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2号线
中新网6月13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3日14时19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北纬34 26度,东经85 37度)发生3 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拉萨6月13日电 (谢牧)反映拉萨乃至西藏自治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纪录片《发现拉萨》近日在尼泊尔电视台与尼泊尔人